瑞解梦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香港的“冰室”文化

2025-11-14 08:38 来源:瑞解梦网 点击:

香港的“冰室”文化

在香港,有一种地方叫做“冰室”,它被认为是茶餐厅的前身。冰室的环境通常是老旧的电器,拥挤的卡座,门口两扇长方形狭长的玻璃门,窄窄的,再崩着尺寸贴合的白色纱状窗帘。窗帘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在门玻璃的上下,中间用一个红色的粗筋皮圈扎住,整体给人一种稳健、牢固的印象,让人觉得这家店的味道,也必定地道。

有的冰室会有那种炸云吞,粒粒都能吃到虾肉。有些会提供生滚的牛肉,做成牛肉通粉,是香港很典型的一种“East Meet West”饮食。

华南的夏天,是熏蒸炎热的,走在大街上,光是看见“冰室”这两个字的招牌,就给人一种瞬间冰凉的感觉。坐在冰室,空调首先让你镇静,紧接着那种厚脚玻璃杯的冻饮被伙计端上桌,还未喝,你就会觉得解渴、美味。

香港冰室里有一款常有饮料阿华田,被认为是甚至比港式奶茶更童年记忆的一个饮品。它在40年代正式进入香港,比内地早了五十多年。50年代,阿华田在香港的广告贴画,标题是可以强健体魄。冲泡阿华田也是一门技术,推荐在滚热的牛奶中加入三茶匙阿华田,搅拌均匀,如果要再甜,就加糖,夏天喝,就加冰块。在香港冰室中来这么一杯,让人有种童稚的快乐。内地有一代人,应该也是从小喝阿华田长大。只不过九十年代物质也相对不是那么充裕,所以大多数家庭的阿华田是用热水冲泡。大家如果去香港,不妨来这么一杯,会喝出一种和童年不一样的味道。

有些冰室的火腿小奄列也十分好吃。“奄列”这个词非常熟悉,在众多香港文学中都出现过。亦舒的《邂逅》,男主角邀请女主角去他住所吃饭,就言自己会做很好的“西班牙奄列”。《她的二三事》里,方有贺追芳好追到德国。她内衣品牌在德国有个展销会。他周到会张罗,早餐为她及她的同事,在五星级酒店叫了“十客奄列”当早餐,送到女方工作现场,给足她面子,又大方贴心,真真追到人心里去。香港作家张小娴有本小说,就叫《雪地里的蜗牛奄列》。那么,奄列是什么?原来它就是Omelette,西式早餐中常出现的蛋卷,香港人音译成奄列。

“牛月展治”也是某些冰室的招牌菜,非粤语地区的人应该又会困惑它是个啥。粤语中的“牛月展”指牛的前、后腱部位,肉质厚、滑。“牛月展治”就是那一部分牛肉做成的三明治。已经结业的祥利冰室最出名的就是这道吃食,它里边的牛肉是“鹵水”的,更是别样美味。

无数港剧或港片,我们往往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:主角们一边随意吃着饮品和小食,一边喁喁聊着心事或构思大计。冰室是香港文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延展故事情节、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场景。“中国冰室”就是这样一处所在。根据李碧华作品改编的《迷离夜》,任达华饰演的社会底层中年人关富强,穷极被逼偷骨灰盒,和鬼现场交易的那个地方,就是中国冰室二层。杜琪峰的《PTU》也在中国冰室取景,几个不同人物的会面,都发生在这里,故事情节也自此走向高潮。很具银河风格的《PTU》,与中国冰室晦暗、旧香港的调子,非常贴合。他们家最著名的角度就是从二楼俯拍连着吊扇看到一楼店堂,并映衬着菱形地砖。93版《新不了情》也出现了中国冰室。主人公的背景和生活,都是围绕庙街展开,中国冰室就在庙街附近。刘青云饰演的落魄音乐家阿杰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儿阿敏(袁咏仪饰),阿敏母亲刚开始不赞成,阿杰约她母亲出来诚恳交流,这场对话发生在中国冰室。1998年的《濠江风云》也出现了中国冰室。任达华和方中信饰演的小混混,一路打杀过来,好不容易上位,扳倒了道上混的最大一个对手,从此以后几乎可以一路通途、荣华富贵。但是,两人在中国冰室吃小时候吃不起的蛋挞时,方中信角色却滴下鼻血,最后被诊断出患有鼻癌。

中国冰室有好几道很著名的吃食。鸡脾炸薯条,鸡脾有手掌那么大,咸酥味,和我们平常吃惯了的那种连锁炸鸡不同,是那种很港式的炸鸡。但这间冰室在2019年就结业关闭了,非常可惜,味道只留存在有幸去过的人们的舌尖。

冰室,是香港特有的一种文化产物。它湖绿色的乳胶漆墙身、昏黄的白色墙砖、皱巴巴的直角卡位,都烘托了一种旧时香港才有的调子。如今,香港真正的老冰室正一家一家结业,虽然崛起了一些新晋网红冰室,但旧时冰室那抹锈迹斑斑的调子,也仍让人怀念。好在,我们还有无数流传于后世的影视作品,可以让人重回、追忆冰室。